平顶山的2827个乡村中有6万多名退役军人,他们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努力让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这其中有“兵支书”434名,占比15.36%,“兵委员”801名,占比28.33%。全市村级“五星”支部80个,其中“兵支书”支部18个,占比23%。这些“兵支书”懂农业、知农村、爱乡亲,扎根乡村,当好群众发展致富“领头雁”,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勇往直前。
建强“核心”,筑支部过硬之基。宝丰县商酒务镇皂角树村党支部书记王朝臣充分发扬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引入资金4500万元,依托红色资源,打造餐饮、民宿、采摘、红色旅游、农活体验等革命老区综合体项目,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王朝臣被认定为市最美退役军人、五星级党支部书记等。
凝聚“人心”,赋生态宜居之能。依托红九军诞生地区位优势,叶县辛店镇桐树庄村党支部书记闫小军围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带领村民打造集红色教育、文旅融合、生态观光、乡村休闲等多种旅游业态于一体的红色文旅基地。湛河区九里山街道光明社区党支部书记杨晓刚以“兵书记工作室”“党员双报到”工作为抓手,切实推动社区治理创新,协助1280户居民办理不动产权证,解决了居民的烦心事。
抓牢“重心”,守平安法治之本。郏县广阔天地乡大程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军奇充分发挥“兵支书”熟悉党务工作的优势,积极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并以“二程”文化广场和国学堂建设为抓手,邀请国学教师开展国学教育班104期,推动乡风和谐文明。宝丰县肖旗乡朱洼村党支部书记张同建推动建设爱国拥军宣传栏、军事拓展教室,通过招商引资建设模拟军事演练场地、装备模型展等沉浸式军事研学互动体验项目,积极传播崇军理念、厚植国防情怀。
秉承“用心”,掌文明幸福之舵。汝州市王寨乡裴家村党支部书记裴武营充分发挥“兵支书”熟悉党务工作的优势,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坚持把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成立红白理事会,开展裴家村“美丽庭院”“孝善之星”“重阳节敬老孝老”等活动,每年都为全村考上大学的学子送去关爱,连续9年为27名学生累计捐助27.2万元。宝丰县父城街道东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曼经伟通过外出招商,与河南颐城控股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打造高标准医养结合一体化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已为200多名老人提供养老服务。
坚守“初心”,谋产业兴旺之路。鲁山县天健生态循环供港蔬菜带贫产业园董事长张延辉充分发挥“兵支书”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积极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推动乡村产业升级,流转土地2100亩(1亩≈666.67平方米),发展蔬菜种植、生态养猪和香菇种植产业,年经济效益达5000万元,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鲁山县下汤镇林楼村党支部书记叶栓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打造乡村红色旅游基地,2023年底实现村集体经济收益41万元,实现灵活就业40余人,年发放工资140多万元。叶县邓李乡马湾村党支部书记马中年依托“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优势,注册成立叶县马湾白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年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
“农村返乡退役军人是党委、政府在‘三农’战线的得力助手,很有必要纳入党组织领导和管理序列,成为乡村振兴的模范先锋队。”平顶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孟宪强说,通过半年的基层调研,对乡村“兵书记”有了全面认识,相信他们将成为乡村振兴的活“引擎”,带领乡亲在“第二战场”书写新的辉煌和荣光。
手机:0371-66537888
邮件:3511987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