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刻度里,潜藏着生长的力量。
过去的一年里,作为全国五个省之一,河南在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上介绍军休服务管理经验;退役军人事务部在河南召开现场会,推广河南移交安置经验做法;“双交办”信访工作法被退役军人事务部写入2024年工作要点,并向全国推广“河南经验”……一件件工作扎实推进,一项项成绩令人振奋。
对河南退役军人工作来说,2024年是开拓创新、拼搏奋进的一年。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推进退役军人工作“八八布局”,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坚持党的领导 思政引领全面加强
去年11月至12月,由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主办的“红色文化进校园 英模精神代代传”宣讲活动走进省内6所高校,13名边境战争英雄、国际维和二等功臣、新时代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和红色故事金牌讲解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英烈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模精神,为1.4万余名高校师生上了一堂精彩的思政大课。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建设的传家宝。我省始终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退役军人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健全思政工作制度,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与各项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推动退役军人思政引领工作提到新的高度。
按照省委统一部署,我省全面优化省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职责;进一步完善领导小组议事协调和成员单位沟通联络机制,党对退役军人工作的领导更加有力。
我省持续开展“思政引领提升年”活动,加强思想教育、典型选树、荣誉激励和困难帮扶,引导退役军人听党话、跟党走。
打造思想教育主阵地。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探索“互联网+思政教育”,延伸线上思想政治触角,充分利用厅官网和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网络教育平台,经常性开展思想教育;印发《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思想政治工作手册(2024版)》,切实发挥线下基层服务站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作用;将思政有关课程纳入退役军人“返乡第一课”,8355名退役军人接受集中教育。
构建典型选树宣传大格局。我省加大对退役军人典型挖掘、培养、宣传力度,2024年,河南民警陈晓磐荣获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称号,全省22人获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对385名河南籍抗美援朝老战士口述资料进行采录整理。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矩阵,培育壮大红色讲解员队伍,常态化宣传退役军人先进典型事迹,充分发挥他们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示范带动作用。
坚持尊崇尊重 服务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58岁的兰州籍退役军人杨先生患扩张型心肌病,一年多前病情恶化,心脏移植是唯一的救治办法。在准备放弃治疗时,他了解到河南省退役军人省级优待定点医院郑州七院对全国退役军人实行心脏移植优免政策,一家人重新燃起希望。去年10月,他的心脏移植手术成功实施,身体已快速恢复,康复未来可期。
杨先生手术成功,是我省退役军人优待工作不断推进的一个缩影。去年,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逐步提高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努力让现役军人受尊崇、让退役军人受尊重。
服务保障不断完善。按照“五有”“全覆盖”要求,全省不断推进省、市、县、乡、村五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数量达5万多个,退役军人在村里就能享受到服务和保障;同时,全省不断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规范》河南省地方标准落地落实,规范各级服务中心(站)服务清单内容,不断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品质,在全省范围内打造20家“红色精品退役军人服务站”,形成“红色+特色亮点”百花齐放的工作新格局,示范推动全省退役军人服务体系不断由“有”到“优”转变。
优抚褒扬不断拓展。全省制发优待证达265万余张,在通信、医疗、住宿、餐饮等领域扩展优惠服务,优待证“朋友圈”越来越大,优待含金量成色更足。依法办理伤残抚恤和落实待遇,通过评定残疾等级415人,退役残疾军人迁入备案812人。组织开展清明节烈士祭扫、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和第七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申报。
精准帮扶更加暖心。去年,联合中国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等单位,开展“致敬抗美援朝老英雄”“关爱老年退役军人”“困难退役军人先心病子女救助”“情暖老兵·子女助学”等活动,近3000人受到帮扶援助。深入开展常态化联系工作,筹措资金1.6亿余元,走访慰问83万余人次。
此外,我省还简化接收安置流程,去年共接收军休干部(士官)285人,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坚持助力赋能 退役军人作用充分发挥
舞阳县文峰乡李斌庄村是远近闻名的香菇产供销基地,全村90%以上农户发展香菇种植及相关产业。“兵支书”张德山被当地人称为“香菇大王”,他脱下军装回到家乡,带领村民将小香菇发展成富民大产业,让这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小村庄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去年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张德山是我省近9000名“兵支书”的一员,也是全省退役军人奋勇争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个缩影。
退役军人是重要的人力人才资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全省退役军人系统把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摆在突出位置,着力完善政策、搭建平台、优化服务,切实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培养使用好、作用发挥好。
移交安置提质增效。通过实施“阳光安置”,统筹“直通车”、双向选择、依分选岗等安置办法,去年全省完成团职及以下职务转业军官安置任务,安置到行政岗位占比94%,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到事业单位占比86.5%以上;38名伤病残军人、30名复员干部全部接收到位,实现部队、退役军人、接收单位“三满意”。
就业创业推进有力。推进落实“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积极开展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培训教育,实施“学历证书+若干等级证书”制度,完成技能培训1.4万人次、适应性培训1.1万人次、学历教育1.8万余人次。全面实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九个一批”帮扶行动,先后组织开展“戎归中原”系列招聘活动、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风采八一”直播电商大赛、优秀军创企业家巡礼等活动,推动退役军人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我省举办黄河流域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协同发展活动,吸引九省(区)150多家企业520余种产品参展,30余家军创企业与电商企业现场签订网络代销合同,线上招聘提供高质量岗位2000余个,新增就业2.1万余人。
作用发挥不断拓展。我省积极鼓励支持退役军人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抢险救灾等领域发挥作用,全省8988名退役军人担任村(社区)党支部书记,4.2万余名退役军人担任村“两委”成员,成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领头雁”。全省组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1.8万余支,16.7万余名退役军人志愿者参与其中,成为活跃在各个领域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坚持军地协作 拥军支前效能不断提升
紧紧围绕“平时服务保障、战时拥军支前”的要求,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聚焦部队所急、官兵所盼、打仗所需,不断增强拥军支前效能,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持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全力支持备战打仗。我省以配合完成中部战区拥军支前专项指挥演练任务为契机,健全完善拥军支前应急应战响应机制,推动支前链嵌入作战链。
去年10月,“中部号角·拥军支前专项指挥演练”在省军区举行,这是中部战区成立以来,我省首次承办的以拥军支前为课题的专项演练,较好实现了以演促建、以演谋战的预期目的,为打赢新时代人民战争贡献了“河南智慧”“河南方案”,受到中部战区领导和兄弟省市的充分肯定。
积极做好双拥共建。我省认真抓好双拥模范城(县)创建管理,深入开展军民共建和社会化拥军活动,积极推进“城舰共建”、“城连共建”、军地共建精神文明活动。我省推动郑州市、洛阳市等与边海防基层连队结对共建,积极推动与驻地集中驻防的营连级单位建设军民共建联系点700余个。
去年年底,郑州巩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市教育局组织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 致敬最可爱的人”主题书画征集活动,4所双拥特色学校的师生精心制作并挑选出了慰问信、手工画、贺年卡等100余件作品,并录制了祝福视频,将诚挚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传递到边防官兵心中。
倾力解除后顾之忧。后方无忧、前方无畏。我省积极探索“政策+协调”机制,解决部队官兵“后方”“后代”等问题。去年,全省通过定向招聘帮助1199名随军家属实现就业,对未就业随军家属按照标准发放生活补助;解决军人子女入学入托问题7万余件,5700余名军人子女享受到中招加分政策。
过去一年,收获满满;新的一年,充满信心。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凝聚实干共识,激发奋进力量,正满怀信心阔步行走在新征程上,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贡献退役军人工作力量。
手机:0371-66537888
邮件:3511987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