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3周年系列报道
编者按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从抗美援朝战争炮火中走来的人民子弟兵,至今仍被抗美援朝精神感召和滋养,在新时期建立了新的功勋。本报特推出“军魂不朽 山河永念”主题报道,缅怀英烈事迹,传承不朽军魂,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保卫钢铁运输线显神威
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官兵学习书籍。本报记者 徐东坡 摄
10月23日,走进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的武警河南总队史馆内,展柜内的一挺“机枪”很有年代感。
“这是一挺仿制的机枪模型,我们的战士曾用这样的机枪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击落了一架美国飞机。”说起这挺“机枪”的来历,武警河南总队某部干事张泽阳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电影《金刚川》展现了志愿军战士如何用血肉和意志筑起了一条“钢铁运输线”,这里也有公安部队的身影。抗美援朝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动大规模的“空中封锁交通线战役”,即所谓的“绞杀战”。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先后有12个团组成志愿军公安部队入朝,同其他部队一起展开反“绞杀战”斗争。
1952年12月,作为武警河南总队前身的志愿军公安部队11师某部赴朝参战,执行战地勤务、保卫钢铁运输线等任务。广大指战员在敌机狂轰滥炸后,冒着生命危险排除定时炸弹,抢修公路,保障车辆畅通,共排除定时炸弹2000多枚,使公路成为炸不断、摧不垮的钢铁运输线。在保卫钢铁运输线的战斗中,某营官兵机智英勇,用机枪击落了美军一架B-26型轰炸机,击落飞机所用的机枪现展列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武警河南总队机动支队九中队前身为解放军第10军29师某部某营某连。1951年3月该连赴朝参战,相继参与了第五次战役、南芝浦里地区阻击战、上甘岭战役等重大战役,被授予“上甘岭冬防模范连”称号。目前,支队史馆内保存着官兵抗美援朝时使用的书籍等物品。
硝烟散去,军魂不朽。武警河南总队从战火中走来,虽经多次组建和转隶,抗美援朝精神仍在部队官兵中代代相传,激励着广大官兵在新时期再立新功。
在史馆内的一角,有一面烈士墙,墙上展示了单有成、李清岭、田玉军、黄保成、陈焕绍等10位烈士的照片和事迹,他们用生命完成使命,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武警河南总队先后担负第七届全国农运会安保、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安保等重大任务,多次参加反恐处突、抗洪抢险等任务,涌现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卢刚、代练兵、胡晓,“全军优秀军士”郭秦生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手机:0371-66537888
邮件:3511987170@qq.com